核准日期:2009年12月21日。 特殊药品、外用药品标识:。 发布或修订日期:2010年09月17日。
【通用名称】硫唑嘌呤片。
【商品名】。
【英文名】AzathioprineTablets。
【汉语拼音】LiuzuopiɑolinɡPiɑn。
【成份】
【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】本品主要成份为6-[(1-甲基-4-硝基-1H-咪唑基-5-)硫代]-1H-嘌呤。化学名称为:。
【化学名称】6-[(1-甲基-4-硝基-1H-咪唑基-5-)硫代]-1H-嘌呤。
【分子式】C9H7N7O2S。
【分子量】277.27。
【注射剂辅料】。
【复方制剂主要成分】6-[(1-甲基-4-硝基-1H-咪唑基-5-)硫代]-1H-嘌呤。
【性状】本品为淡黄色片。
【适应症】1.急慢性白血病。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。作用快。但缓解期短; 2.后天性溶血性贫血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。系统性红斑狼疮; 3.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、慢性活动性肝炎(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)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; 4.甲状腺机能亢进。重症肌无力; 5.其他: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、节段性肠炎、多发性神经根炎、狼疮性肾炎。增殖性肾炎。Wegener氏肉芽肿等。
【规格】50mg。
【用法用量】1.口服每日1.5mg~4mg/kg。一日1次或分次口服; 2.异体移植。每日2mg~5mg/kg。一日1次或分次口服; 3.白血病。每日1.5mg~3mg/kg。一日1次或分次口服。
【不良反应】较巯嘌呤相似但毒性稍轻。可致骨髓抑制。肝功能损害。畸胎。亦可发生皮疹。偶见肌萎缩。
【禁忌】已知对本品高度过敏的患者禁用。
【注意事项】致肝功能损害。故肝功能差者忌用;亦可发生皮疹。偶致肌肉萎缩;用药期间严格检查血象。
【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】可致畸胎。孕妇忌用。
【儿童用药】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【老年用药】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【药物相互作用】别嘌呤醇可抑制巯基嘌呤(后者是硫唑嘌呤的活性代谢物)代谢成无活性产物。结果使巯基嘌呤的毒性增加。当二者必须同时服用时。硫唑嘌呤的剂量应该大大地减低。硫唑嘌呤可降低6-巯嘌呤的灭活率。6-巯嘌呤的灭活通过下列方式:酶的S-甲基化。与酶无关的氧化。或是被黄嘌呤氧化酶转变成硫尿酸盐等.硫唑嘌呤能与巯基化合物如谷胱甘肽起反应。在组织中缓缓释出6-巯嘌呤而起到前体药物的作用。
【药物过量】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。
【药理毒理】在体内在体内几乎全部转变成6-巯基嘌呤而起作用.由于其转变…[详细]在此基几乎全部转变成6-巯基嘌呤而起作用.由于其转变过程较慢。因而发挥作用缓慢.它能抑制Friend白血病。抑制病毒对小鼠的感染。使脾脏肿大得到抑制。使脾脏及血浆内病毒滴度下降.大鼠长期腹腔注射本品达4~5个月时出现体重下降、严重贫血和网织细胞增加.家兔于妊娠早期给予本药。可引起畸胎。主要是肢体发育受到影响.可通过对RNA代谢的干扰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,若小剂量长期存在于培养基中。可抑制致敏的淋巴细胞在体外的杀伤细胞作用。
【药代动力学】硫唑嘌嘌呤硫唑嘌呤的肠吸收较6-巯基嘌呤为佳。口服吸收良好。进入体内后很快被分解为6-巯基嘌呤。然后再分解代谢而生成多种氧化的和甲基化的衍生物。随尿排出体外。24小时尿中排泄量为50%~60%。48小时内大便排出12%。血中浓度低。服药后1小时达最高浓度。3~4小时血中浓度降低一半。用药后2~4天方有明显疗效。
【贮藏】遮光,密封保存。
【包装】塑料瓶装,100片/盒。
【有效期】36个月。
【执行标准】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。
【批准文号】国药准字H33020153。
【企业名称】浙江奥托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。
【生产地址】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定业新村;。
【邮政编码】321053。
【电话号码】0579-82020077。
【传真号码】0579-82020725。
【*】**.*。
【企业名称(英文)】。
【生产地址(英文)】。
【联系人】。
【手机号码】。
【电子邮箱】。
【备注】